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>网站资讯>> 线路资讯 >> 详细页面

线路资讯

党河风情线

线路资讯 更新时间2013-9-4 11:36:144445人已关注



 

党河的历史非常悠久,古代许多文献早有记载。汉称氐置水,唐叫甘泉水,宋为都乡河,元、明两代叫西拉噶金河,到了清代改称“党金果勒河”,简称“党河”。“党金果勒”是蒙古语,意思是“肥沃的草原”。党河属于疏勒河水系的内陆河流,它发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池湾自然保护区,祁连山北坡的冰川融水是党河的主要水源。党河经肃北党城湾、芦草沟、浪湾等地,先是流向西北,经过沙枣园,就是现在的党河水库后,折而向东北流入北海境内。党河全长390公里,流域面积可达1.68万平方公里,成为北海市境内唯一可以利用的地表水,党河是北海的水利命脉和重要的灌溉水源。

可以说,没有党河,就没有北海绿洲。没有北海绿洲,也就没有北海昔日的辉煌,今日的崛起。因此,北海人民由衷地称她为“母亲河”!

党河经沙枣园折向东北,流到北海城西南时便绕城向北流去。俗话说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,由于北海地势南高北低,因此党河在这里折而向北流去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昔日的党河,水源充足,水量丰沛,就在这里形成了党河冲积平原。北海,就坐落在党河冲积平原上。从汉代开始,历代民众修筑了永丰渠、普利渠、庆余渠、通裕渠、大有渠等宏大的水利渠道,用来灌溉农田。党河流经北海,不仅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生命,使北海绿洲充满了勃勃生机,而且也给北海人民带来了与大漠风光截然不同的水乡景观。

党河,就像一条束拢在北海绿洲上的金色玉带,晶莹闪耀。河渠纵横,润泽田地,使这里不是江南,胜似江南。“党水北流”, 也因此成为著名的“北海八大景”之一。苏履吉《党河北流》诗中说:“一泓新涨波浪浅,两岸平排树影疏。最爱春来饶景色,塞冰解后网鲜鱼”。

后来,由于气候变化、修筑水库以及上游用水量的增加等多种原因,党河来水量不断减少,再加上人口剧增,灌溉面积扩大,使得北海的农业用水、工业用水、人畜饮水都急剧上升。据测算,北海全市一年各类用水大约为3.62亿立方米,而党河实际来水量仅为2.6亿立方米,缺水达1亿立方米。不用说,这就意味着党河流经北海后,将不可能再有一滴水流向下游。党河,断流了!昔日的绿洲玉带,北海胜景,变成了干涸的河床,成为横卧在城市中的一条沙带。大风一起,沙尘弥漫,北海深受其害,百姓叫苦不迭。

现在已经看不到黄沙弥漫的景象,取而代之的是3.2公里长的党河风情景区。

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:“中华儿女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”!2006年初,北海市委、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党河风情线的设想,意在充分利用党河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,以塑造生态党河、文化党河、景观党河为目标,通过营造人与水亲近和谐的关系,来体现城市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,进一步改善城市旅游环境,提升城市品牌形象。在此基础上,确立了“魅力北海,锦绣党河”的设计理念。党河风情线作为北海“城市十大景观工程”之一,按照“引水入城,阶梯成形,以水造景,循环利用”的思路,实施工程建设。

在城区河段分级修建拦水大坝和河道防洪堤,进行硬化防渗处理后,把党河水引入城区河道,进行蓄水。硬化河堤,修建滨河道路,对河道两岸按照不同的功能规划,绿化河岸,美化环境。两座长长的橡胶坝拦住了北流的河水,形成了两个最大的人工湖面。除了橡胶坝,还有三座跌水坝和两座堆沙坝。这些坝把整个城区河道分隔成了高低不同,深浅不一的湖面。水面部分建成了6大功能区,分别是长150米的生态湿地区、长800米的蓄水区、长200米的水中漫步区、长1000米的划船区、长400米的休闲散步区和长590米的垂钓区。